“沒有高鐵,城鎮就是散落的珍珠;通了高鐵,城鎮就是項鏈上的珍珠?!备哞F的開通,不僅意味著人們出行方式的變革,更被沿線一些地區看做發展命運的轉變。
高鐵,越來越被看成是一座城市的活力線、潛力線。而在高鐵網絡密集的長三角區域,有上海以及江浙省會南京、杭州三座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,以及多條高鐵線匯聚的安徽省會合肥。
除了這四座“先天條件”優越城市,長三角的第五高鐵樞紐是哪座城市,不是GDP萬億的蘇州、寧波、無錫、南通,而是皖南山區的黃山市。
10條高鐵匯聚 黃山是長三角第五大高鐵樞紐
昨天,黃山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(全文)公布,《報告》中表示,黃山是繼上海、杭州、南京、合肥之后長三角第五大高鐵樞紐。
2015年,黃山市歷史上第一條高鐵——合福高鐵才正式開通,2018年底,迎來了第二條高鐵——杭黃高鐵。
2018年開通的杭黃高鐵 來源:新華社
雖然起步較遲,沿途經過的大城市也較少,但黃山的這兩條高鐵線卻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度,兩條鐵路均被譽為“中國最美高鐵”。
比如合福高鐵,沿途經歷史悠久、人文薈萃的銅陵、績溪、宣城、歙縣、婺源、上饒、寧德等地,又輻射山清水秀、風景優美的巢湖、黃山、武夷山、三清山等自然風景名勝。杭黃高鐵更是串聯起了黃山、新安江、富春江、錢塘江、西湖這一世界級黃金旅游帶。
近年,黃山的高鐵建設迎來爆發期,新線路不斷規劃和建設,好消息一個接一個。10月8日,池黃高鐵控制性工程獲突破;10月14日,昌景黃高鐵無砟軌道施工正式拉開序幕……
當前,黃山市交通優勢更加凸顯,建成、在建和規劃高鐵達10條。
合福高鐵連南接北、對接京津冀,杭黃高鐵承東啟西、直通長三角,昌景黃高鐵轉京廣線、連接珠三角,黃山與全國幾大經濟圈時空距離大大縮短。
未來的高鐵生活,《報告》暢想,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網已經鋪就,每年上千萬的線下流量充滿商機,必將吸引更多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、資金流在此流動匯聚,推動黃山發展跨入新時空、進入快車道。
依托高鐵資源,從前養在深閨的黃山風景、徽州文化,將凸顯在世人眼前。
《報告》提到,冠絕天下的自然風光,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,聞名世界的旅游資源,構筑了黃山獨特的城市文化高度,賦予這座城市特有的氣質風貌。傳統文化厚重的城市,我們的自然生態最優美;自然生態秀美的城市,我們的傳統文化最璀璨。
《報告》認為,未來五年將是黃山加快發展、大有可為的黃金五年!
黃山北站 來源:錢江晚報
打造開發樞紐之城 構建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
隨著未來多條高鐵的開通,這個曾經偏安一隅的皖南小城,已經擺脫了地理空間的束縛,承擔起新的使命。
黃山市委書記凌云在中共黃山市第七次代表大會上指出,隨著高鐵時代全面來臨、交通能級顯著提升,黃山進入了重要戰略機遇期,迎來“大有可為新階段”。
未來的黃山,不僅是高鐵樞紐支城,也是開放樞紐之城。將自身定位于更高的高度審視未來發展。
凌云對黃山當前和未來的定位,也有清晰的認知。黃山地處東南,看似偏居一隅;但若放在長三角來看,黃山整個格局就打開了,它既是長三角的南翼門戶,又是皖浙贛閩四省通衢,鏈接珠三角?!拔覀兿MS山不僅能成為長三角的國際會客廳,也能成為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皖港澳國際會客廳?!?
而《報告》進一步細化了凌云在黨代會上表達的意圖。
長三角一體化方面,與滬蘇浙思想觀念、體制機制、政策環境等高對接,“融杭接滬”取得顯著成效,形成貢獻長板、承接溢出、一體融合新格局。
全國層面,對接京津冀和珠三角邁出新步伐,“雙招雙引”取得重大突破,開放型經濟體制更具活力。
全球方面,以國際機場、高鐵高速為主干的現代交通網絡更加完善。與國際組織、國際友城交流合作深化拓展,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顯著提升。讓黃山成為長三角南翼新樞紐、皖港澳國際會客廳,成為近悅遠來、享譽世界的中國名片。
未來的黃山,要搶抓大交通改善歷史性機遇,以開闊的眼界、開放的胸襟、開拓的姿態走出去、引進來,真正以一座世界名山的高度與全球對話,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。